学生课堂演讲稿
演讲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那么,怎么去写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课堂演讲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生课堂演讲稿1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祖国让我觉得温暖,善良,体贴。她是母亲,生了我们;是摇篮。它滋养我们。虽然她经历了战争和战火的洗礼,但她依然承载着她的中国儿女前行!这片土地培育了华夏子孙和龙的传人,创造了无数英雄,写下了壮丽的诗篇。摇摇欲坠的历史在圣塔上翻开了新的篇章,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团结,回归音乐,九大洲一起歌唱。你说,我能不爱她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过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一次又一次地推动改革开放的浪潮,装扮自己的祖国。国土资源丰富的祖国更加朝气蓬勃,更加正气凛然,更加繁荣昌盛。农业欣欣向荣,工业稳步推进,畜牧业发展迅速。能源生产蓬勃发展,精神文明硕果累累,交通电信日新月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港澳的成功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三次飞行的成功,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都是母亲养育的好儿女们为她立下的丰功伟绩。在我们祖国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它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人类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两岸统一是人民的愿望。
我的祖国以她博大的胸怀和无限的智慧,孜孜不倦地养育着各族人民。她的意气风发的态度更是超然无匹!我爱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我走在绿草地上,吸着新鲜的空气,就像吸着母亲的乳汁,我将在这块土地上茁壮成长,长大后为祖国添砖加瓦,撑起民族再一次腾飞的脊梁,让她变得更加美丽动人!我的祖国以她特有的英姿,正步入世界强国之林,她是世界东方一颗永远耀眼的明珠,照耀她的子孙后代前进。我的心底由忠地发出了音,我爱祖国!
谢谢大家!
学生课堂演讲稿2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珍惜自己”。
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小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院长笑而不答,却交给孩子一块石头,让他拿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孩子惊奇地发现,不少人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越出越高。第三天,在黄金市场上,石头的价钱高了10倍。最后,当石头被拿到宝石市场上时,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小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特殊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竟被视为“稀世珍宝”。有时候,我们也就是这块石头。
也许,在我们中间,你因为天灾人祸或父母离异而身处单亲家庭;也许你的父母长年在外,没有时间照顾自己;也许你是家徒四壁,无所依靠,孤苦伶仃;也许你也曾经因为自己是一个农村来的孩子而感到自卑和不安……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做到珍惜自己,能否树立百倍的信心,付出千倍的努力来改变这一切。
亲爱的同学们,不论个人的情况如何,你都应当庆幸:你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世上再没有任何人会跟你一模一样了!你有自己的同学,有自己的老师,还有自己的朋友,许多人在关心着你,注视着你,爱护着你,珍惜自己吧,他们都是你前进的力量。
是的,生活当中,也许我们每个人就是一块石头,但只要看重自己,学会珍惜自己,生命就有了意义、有了价值。
珍惜自己,这世上只有一个自己;珍惜自己,你将在珍惜中体会到快乐。学会珍惜,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真是让人留恋。
也许你没有过人的才智,也许你的努力尚未被人们发现或认可,但请珍惜自己,勇敢地伸出你的双手,为自己鼓掌,为自己喝彩!
也许人生的路途艰难险阻,布满荆棘,但请昂首挺胸,继续走下去。
谢谢大家!
学生课堂演讲稿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茫茫大漠,一棵树站不起来,展现出来的是一座丰碑的形象。
巍巍青山,千万棵树站起来,连成的是一条长城的宏伟。
悠悠河岸,所有的树站起来,缀成的是一条蛟龙的雄风。
我们象征着太多,又演绎着太多。但我相信,我的形象,绝不是手若柔荑,肤如凝脂的林黛玉,也绝不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现代苏乞儿。我们象征着希望、朝气。所以我们展现在别人面前的就应该是衣无褶、脸无垢、礼貌谦和的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股英气,朝气和活力的现代新青年的形象,一个融入了大自然的精灵的化身。
有人曾说,生命有一种硬度,气节和尊严是撑起生命硬度的骨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这是历来中国的传统美德。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大气凛然的诗句又是否会让那些毫无自尊的人汗颜?丧失了自尊的人是一个没出息的人,而我们作为时代的先锋,要是永远在黑暗中沉溺呢,还是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一朵绽放在风雨中的铿锵玫瑰。答案,不言而喻。大漠再荒凉也有丰碑的矗立,青山再孤高,也有长城的环绕,河水再平静,也有蛟龙的横卧。而时代再怎么变,我们的形象,我们的雄风依然如故。因为我们自尊,因为我们自信,因为我们有着鲜活的生命。而正因如此,河岸才悠悠,大漠才广袤,青山才长青,生命的硬度才长存。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学生课堂演讲稿4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走进学生心灵生成课堂智慧》
智慧是诸葛亮隐居卧龙岗却知天下三分大势的目光和预言,智慧是司马光小小年纪却能砸缸救人的冷静和沉着,智慧是瞎子深夜打灯笼照亮他人避免撞倒自己的哲思和创新。那语文课堂的智慧就是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使整个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
一、拾起童心,使老师爱心充足,生成课堂的智慧
有件生活小事令我感触颇深。今年“十一”,我带着儿子去花博会,景点里的人摩肩接踵,儿子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要我抱。我蹲下身去,才意外地发现:原来在儿子的视野里根本见不到“美丽的风景”。我一把把儿子抱起,儿子大呼“好看”。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在讲台上高高站着的老师,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生活经历滔滔不绝地给学生一味地讲授时,可曾想过“蹲下来拾起童心”?我们要尊重和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不排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唯唯诺诺、一步一趋、小心翼翼。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没有了学生对“师道与讲台”的敬畏,有的是老师拾起童心后的“绵绵爱心”,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在这样的爱心课堂中,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学习更具挑战,更有智慧。 ……此处隐藏6955个字……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宗旨。新课堂应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是教与学的课堂,而教师的引领和指导都应该是为学生这一主体服务的。所以,当新课堂的春风吹进我校时,我们立刻被那种完全不同常规的课堂震撼了!尤其是聆听李炳亭专家对高效课堂的精辟解读如《课改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到一中参加新课堂展示观摩课,以及曹局长的《新课堂教学及其思考的讲座》,让我们看到中国教育势在必改的潮流和趋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教师所追求的美好蓝图。这一切的一切就犹如发现新大陆,既感到新奇无比,又有些忐忑不安:我们能适应这片新大陆吗?它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挑战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反思,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一、要适应这场新的教育变革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
首先,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活动导学”模式在我校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教学革命”,完全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主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不准与学生“抢风头”。可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往往以“不放心”或“时间紧促”为由不太愿意放手。不知在座的同事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学生展示点评时,我们在下面干着急;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们只能望着满满一黑板的内容仰声长叹。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办法,如:强行给学生规定展示点评的时间;课下给小组长指导或在教师整合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单独用一节课让学生充分预习,用一节课展示反馈,然后再用一节课去总结归纳书上的内容等等。虽然在前期阶段和以前的教学模式相比很浪费时间,以前的一课时现在用三课时才能,但看到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学会主动参与课堂,我还是决定去放手。总之,放手让学生在争辩中领悟、在质疑中进步。
其次,学会倾听同行的声音
我们现在正处于新课堂的摸索期,没有同科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利用好集体教研时间,和其他年级的教师交流,使其不流于形式。我们青年教师,刚执教鞭不久,教学经验不足,更应该多与同行们交流请教。
生活在团结的政治组是幸运的,这里有经验最丰富的李主任、有胸怀若谷的周老师,有一丝不苟的韩老师老师和杨老师等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的独特的人格魅力!记得有一次,我对年级组长说:“我对现在的课堂有很多困惑,不知道如何解决。”,结果没过两天他就主动开了一堂“示范课”,召集我们实验班的新组员一起交流、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不是一个年级或一个学科的事,所以我觉得:集体备课时,一些人少的小学科完全可以在一起集体活动,如我们文综组就可以在一起交流和探讨。
再次,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
旁观者清,当局者也未必迷。课下,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聆听来自心底的声音,那是一种真切、深刻的体验!叶澜教授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也许成不了好教师,而坚持写教育反思,不出一年就会成为好教师。这一点我应该向办公室、年级组、教研组的其他老师学习。业余的时间我就会去公共论坛看看别人的心得和体会。有人说雕刻艺术品的过程就是凿去石头上多余边边角角的过程,教师的成长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去伪存真,扬长避短,方能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倾听,让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浮躁走向从容,从肤浅走向深刻。
二、改变课堂形式,搭建快乐平台
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是被动接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看守所,而应是思维碰撞、激情四射、充满活力的乐土。每个老师都应该根据本学科特点来设计教学。政治课上,我不会拘泥于固有的模式,而是积极探索适合政治学科特点的一些做法。如:为了激发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热情,关心社会的情感,上课前我会抽出五分钟的时间请几位同学来“说天下”,说说近期国内外发生的新鲜事儿,并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每节课学生的评论都精彩无比。课堂上,我也会根据需要创设“虚拟剧场”,开展情景表演、小辩论、歌曲欣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三、建立多元的评价,用竞争激发活力
根据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语言、逻辑等至少八种能力构成。因此,我们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教师应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树立积极地学生观。比如:
(一)我在每节课上会评选一至两名“每日之星”如“质疑之星”、“口才之星”,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进行大力表扬。如:写在黑板板的光荣榜里宣传、通过校信通发给家长,并让他们成为班级学生的小榜样。我们惊喜得发现,凡是被表扬到的学生,都会更积极、更认真的学习和做事。
(二)班级每月还会评选出“展示之星、点评之星、助人之星、质疑之星”等。当然,任课老师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评价:如一节课下来由表现欠佳的小组表演节目,上台总结等。
(三)班级还制定了“小组竞争PK台”,实行加分制。涵盖了早读、作业、课堂表现、卫生等各个方面。每天由专人负责统计分数,一周一总结,评比出“明星小组”“进步小组”和“黄牌小组”。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和奖励,反之表现差的小组晚上要留下来开“反思会”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必要的话还会邀请家长参加。学生的重视是难以想象的,往往小组排名还没出来时,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最差小组是谁了,因为他们时刻都会在心里盘算每天的得失。目前,班级七个小组之间在各个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风气已悄然形成。总之,完善的保障机制才能为学生的良性竞争和我们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四、做个“新课堂”下的老师,让自己魅力四射
更恰当地说,应被称为“个性”老师。 “个性”并不是因为穿着打扮的标新立异,而是他们在对学生负责的基础上,有着迥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浑身洋溢着个人魅力。做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我们就应该铭记以下的标准如:幽默风趣、认真负责、知识渊博、公平公正、宽容大度等,我觉得这些标准通过努力都是可以做到的。
总之,在实施新课堂的初级阶段,我们还是有点畏首畏尾。起初我自己也不敢放手,就像学生不敢起来回答问题一样,既有胆怯又有传统教育留给自己的烙印,更有对新课堂似懂非懂的片面理解和不成模式的尝试。真的就有了一种困惑,有来自学生的,更多是自己的。从传统教学向新课堂迈进,也许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尝试,我还是很自然的对新课堂充满渴望,同时对学生的解放和教师的幸福充满向往。虽然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布满坎坷和荆棘,但我们不能缺乏追求幸福和挑战自我的勇气。想想学生的未来和家长的期望,想想中国教育的走向和趋势。我们更应该从现在起,去寻找自身的差距,从我做起,从每一堂课做起,扮好为学生服务的角色。
老师们,新课堂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更应该勇于并善于接受挑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身的价值。老师们,让我们抓住机遇,勇敢地迎接新挑战,用新课堂引领学生翱翔于新课改的广阔天空吧!谢谢!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