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

时间:2025-09-17 18:40:49
教师读书心得

教师读书心得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读书心得1

没错我也差点没弄懂作者的脑回路,一下子讲乡村教师,一下子又是讲什么宇宙什么星球,愣是啥都没看懂。不过越到结尾感觉越是恍然大悟。文中的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可悲。他们说教师是一个早已消失的太古文明词汇,很生僻,在一般的古词汇数据库中都查不到。在地球上在那个星球上唯独只有那位乡村教师还在坚持着。真是感谢他在多少的艰难困苦下,在病痛的折磨下却还在坚持住。他有着地球人很可贵的品质,他在坚持他认为对的事“文明”,在他身体里,最后的那点烛光消失时,他还是希望孩子们可以好好读书。

读完整本书才发现除了书中那两个孩子外,好像其他人都是没有姓名的。

然后呢我觉得孩子们可能会永远记住牛顿的那三条定律吧。

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教师读书心得2

如果你能够真正地把爱给所有的孩子,真正地用心看待自己的每一次讲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你一定会感受到老师的乐趣、体验到做教育的幸福。——朱永新《致教师》

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大多的教师而言,认为能教出好成绩就是好老师;而我们各级优秀教师评选条件中也很少出现“爱学生”这样的字眼。当然,要将“爱学生”作为一条评价标准,确实操作起来不太容易,但事实是这一标准基本是被忽视的。这样一来,大多的教师在爱学生方面明显就有了缺失。

李镇西老师教育的爱心教育想必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也正是爱心,谱写了李老师的教育传奇。每每读到李老师的教育故事,总感到热血沸腾。是啊!我们的教育中因为缺少了这份爱心,使得很多“问题学生”失去了矫正的机会;青春路上“失足”的学生,没能得到心理辅导而越走越远;学困生丧失了进步提高的机会;尖子生仅仅成绩优秀,人格、道德沦丧……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爱心不够造成的。

有人说:“没有爱,教育就是一场苦役”。可现实中的教育,爱是匮乏的。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整天板着面孔,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于学困生,甭说爱心,就是耐心,也不够;对于问题学生,动辄批评,很少与学生沟通交流,更不会走进学生心灵,又怎能用心灵赢得心灵?

谈起教师这个职业,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就连我们自己,也很少正视,其实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应该在教育历程中,“以爱心唤醒童心”,爱教师这个职业,爱每一个学生,用心看待每一个学生,用情上好每一节课,在我们的职业旅程中用心发现和挖掘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感悟幸福,收获幸福。正如朱老师所言,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师职业的内在美,从而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个影响人的一生的、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这样,你会更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而且不仅作为职业,视为事业。

教师读书心得3

这周读书俱乐部活动正式开始,同事帮我领回了吴非的名著《不跪着教师》。闲暇时摸过书,一下被里面精彩、真实、鲜活的教育故事吸引了。

书的第一辑开始部分,作者讲了一个苏霍姆林斯基与一个孩子的故事,大意是校园的花房里开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吸引了很多孩子和老师每天都去观赏。有一天早晨,他看到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孩摘下了那朵花,从容的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没有呵斥孩子,他弯下腰,亲切的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打算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的说:“奶奶病的很重,我告诉她学校有一朵很大的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领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读完之后,心里有说不出的震撼和感动。教育家的一颗慈爱之心像一屡春风拂面而来,在这乍暖还寒时节,又如地海深处的股股暖流洋溢心间,叮叮咚咚,奏响了一支嘹亮、温馨的爱之歌。

这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用一颗“伟大”的心去呵护孩子一颗“小小”的爱心,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大教育。不禁为智慧者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拍案叫好。

爱孩子就要放下道德评判的“屠刀”。你能容忍一个私自采摘鲜花、神态自如的孩子走出花房吗?如果你不是老师,或许可以做到。但你是一位老师,你得摆出老师的尊严,实施你教育的特权,显示你育人的本领,于是在那大行其道的教育孩子不要乱攀乱折,要做一个爱护花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甚至于不分青红皂白的对孩子处罚一番。传统的道德绑架扼杀了孩子懵懵懂懂的那颗纯真的心,可怕的“道德”教育啊,举起大旗的刹那,其实你就已经失败了。

爱孩子就要对孩子的善举给予充分的肯定。光说不做假把式,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做说话的矮子,行动的巨人。苏霍姆斯基做到了,表扬孩子不仅仅是口头,他用两朵花对孩子的善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是怎样的认可和激励啊,或许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会留下终身难以磨灭的印象。

爱孩子就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孩子虽小,但他们每做一件事也都有自己的理由,在事情没弄明白之前不要武断的下结论。俯下身子,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师读书心得4

今年暑假,我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阅历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读者。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让我折服。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老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时代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敢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 ……此处隐藏9329个字……对于专业以外的东西一概不知也毫无兴趣。比如:他们十分缺乏常识,就像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对时事等问题发表的拙劣看法,时常成为人的笑柄。理想的幼儿老师就应胸宽广,富地献身精神,充满仁爱之心,理想的老师就应能够看到矛盾和缺陷,并立志去解决它,做到公平、公正、公私分明,正确地对待工作中的问题。

(一)爱心

如果一个教师在孩子做错事以后也不告诉原因就斥责或打骂,而不是耐心的讲道理,反而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顽固、冷酷、残忍,会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给孩子内心世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也有必须的影响。

(二)耐心

对待孩子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耐心,不管你有多忙多烦,都就应做到孩子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在向孩子传播知识和方法时决不能嫌麻烦,敷衍塞责,就应了事,必须都要真实合理,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为对社会矛盾和缺陷有辨别潜力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孩子潜在的潜力。如果培养出来的人辨别不出人间的好坏和善恶,对世界没有思考的认识,这类人越多将会成为社会的累赘。

(三)职责心

如果一位教师没有职责心,他不管孩子是否来上课了,是否学会了?孩子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他一概不知,这样的教师我想是不会教出好学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忘记自我的职责或对工作不负责,后果不堪设想。

(四)沟通和理解

沟通和理解最重要,不管是家长和老师还是孩子和老师等等。如果一个老师对沟通技能方法的掌握十分好,与孩子示来社会适应潜力的高低紧密相联。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家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在幼儿园学会与教师同位的沟通技巧,当他走入社会时,他也能很快地与他人沟通,更重要的是与他们沟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本上,而不是不讲理的乱说一通。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因此我们教师应取长补短,尽力让自我成为别人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教师读书心得14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为《非常教师》的书。一看名字就有点爱不释手,忙完工作的闲暇时间,便是手捧此书细细研读。书中的篇篇文章犹如指路的明灯,为我在教学之路上指引方向。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佐治亚大学特里商学院的法学教授欧·里·里德写的一篇题为《大班中的讲故事及人性化的教学方式》的文章。在文章中,他着重提到了在大学中100多人的大课堂上授课要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让我这个小学老师感触颇深,大学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刚刚步入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有着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性,要想让他们认真的听讲,教师必须想出好办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成效。根据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我感到把过去说教式的教学改变成故事式教学的必要性,以故事教学的好处。

当初,当我打开一年级教材后,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新改版后的教材犹如一个个小故事,把无趣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的小故事中。每一个习题都能用一个小故事表达出来,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这让我感到了要让低年级学生注意听讲并不难。故事教学有着它独特的特性。

首先,故事教学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6、7岁的儿童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活动就逐渐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他们以具体思维为主要形式,正在向抽向思维过渡。所以,低年级的教师应该把握好幼小衔接的关连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课上活,创设能引起学生求知欲、并有助于参与数学的、发展情感的教育情境,而创设故事情节的故事教学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故事教学的优势所在。

1、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由此可见,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将生活与科学知识相联系,使全体学生在经验层面上达到共识。

2、吸引力。在幼儿园中,游戏占主导地位,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趣味不能少,而故事教学正好是一种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方式,以小故事贯穿课堂,气氛变得活泼。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在讲《图形与位置》,在课堂上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大树爷爷需要同学们的帮助,让同学们在大树的上、下、左、右,贴上花、蘑菇、鸟、兔子,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掌握起新知——方位时也轻松、容易,且在故事中学会要帮助别人。在贴时,懂得了同学们要互相协作、团结。可以说,这种设计完全吸引了学生。

3、故事性、参与性。让故事中的主人公做孩子们的朋友,参与数学,这样学生就真正参与进教师的教学当中。真正领会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在学习《统计》这章时,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把“换牙”这样的关于统计的枯燥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上生动了,新知识接受了,教师的教学目的达到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故事教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选择故事时要与数学知识有关,不能单纯地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如果是那样的话,不如开个故事会得了。

综上所述,一年级处于幼小衔接的特殊时期,故事教学在数学课堂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只有把握住这些去研究、去设计,我们老师才能全面调动起儿童的积极性,让内因起作用,为向高年级过渡做好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衔接。在《非常教师》中,作者把非常教师的具体特征归纳总结成6条来约束自己、提高自己,争取成为一名非常教师,我也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好!

教师读书心得15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提议》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提议,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景,我会如故事中教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教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我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可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终一章节: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教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长,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教师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