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学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普小学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科普小学作文1六一这天的天气真好!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我、表妹和外公一起到钦州湾广场玩。
来到广场,我们看见远处围着一群人,便上前去凑热闹。原来是钦州五中和柳州中学的同学们正在进行火箭发射和无线电遥控表演。
首先是模型火箭的发射表演。只听教练喊道:“五,四,三,二,一。发射!”“嗖”的一声,一支火箭被发射到空中。我们抬头往上看,只见高空中有一个小点快速打开降落伞。由于风比较大,火箭比较轻,它被吹得东摇西晃,“呼”的一下掉了下来。“五,四,三,二,一。发射!”“嗖”的一下,又一支火箭发射了出去,又摇摇晃晃落下来。“嗖!嗖!”其余两支也成功发射了。
接下来是无线电遥控汽车比赛。只听教练的一声令下,两辆遥控汽车争先恐后、飞也似地跑出起跑线,在跑道上转圈,各不相让。
最精彩的可要数遥控摩托车了。摩托车上坐着一位英勇的“骑士”,可神气啦!刚开始,它没跑两步就开始转圈圈,很快就摔倒了。后来慢慢地,它就不摔跤了,只是样子还是很滑稽:它左晃晃右晃晃,不时还原地转几圈,像一个水桶腰的胖妹子。见此情景,我们忍不住开怀大笑。
最后,是无线电遥控飞机的精彩表演。只见飞机慢慢起飞,由慢到快,最后飞机在高空盘旋起来。突然,飞机往白海豚国际酒店飞去。天哪!它快要撞到酒店啦!我们的心都悬了起来。这时,飞机一转,又往别的方向飞去了,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下来。接下来是飞机低空盘旋,飞机在贴近我们头顶的地方飞来飞去,吓得大家赶快低下了头。
精彩表演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强烈的阳光把身体照得热烘烘,就像精彩表演留给我们的印象一样,也是热烘烘的。
科普小学作文2不少专家都指出,要实现有效的减排,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科学的碳排放核算机制,无论是对实现减排的奖励,还是对减排不力的惩罚,都需要一个基于科学、合理、可量化的核算体制。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量化各种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了解其对全球大气的影响。据专家介绍,全球总的碳排放量可以通过诸多方法确定,如宏观模型、直接测量、计算和估算等。但是,如果具体到某一国家、某一企业甚至某个人的排放量,主要是统计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 随着环保和低碳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网络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的碳排放计算器,可以用来评价生活中的碳排放量。一些专业组织和行业机构也会推出一些针对某一行业和领域的碳排放测算系统。
我们的一些日常行为,比如用电,是如何转化成碳排放量的,相关的后台公式是相当复杂的,即使提供,一般人也很难理解。
国内著名的环保NGO——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也有一款碳排放计算器。各种版本碳排放计算器的结果有差别,主要是由采用不同的转换系数造成的。比如,节约1度电所减少的碳排放是多少,主要由“_度电×转换系数=_千克二氧化碳”这样的公式计算得来,山水版计算器的转化系数是0.785,而有的计算器则是0.997。
中国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国家,也就说主要是通过燃烧煤、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等燃料所得到的热能进行发电的。通过科学的统计,在一般情况下,发1度电如果需要消耗0.4千克标准煤,而燃烧1千克标准煤会产生的二氧化碳大约是2.5千克二氧化碳,那么节约1度电就可视为减排了1千克的二氧化碳。
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电和碳排放有什么更密切的关系呢?同学可以结合你们生活中的数据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科普小学作文3每个人都可能发现某种事物的某些奥秘,在发现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经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科普世界的奥秘吧。
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和表哥一起到公园里去玩,来到池塘边,我看见一只颜色艳丽的鲤鱼,如同镜子般的从水面跳了出来。一个优美的海豚式的跳水动作,带着水珠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在荷叶上打滚,翻个身再跳起来。一个完美无缺的跳水动作就这样诞生了。我想:荷叶肯定打湿,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荷叶上一滴小水珠都没有了,荷叶又没哟嘴巴,也没用毛巾擦干,怎么会干呢?我拿了一片荷叶,往水里浸,可是拿起来还是干的。于是,我就问表哥,可表哥依旧束手无策。后来,我就去网上查,原来荷叶表面有一层纳米组成的纳米薄膜。纳米薄膜铺在荷叶表面上,使荷叶光滑了,犹如给荷叶穿上了一件防水衣。
还有一次,我们家门口有很多蚂蚁在搬家,我蹲下来仔细观察她们身长1-2厘米,全身是黑色或是棕色,有一对触角和六条腿。身体十分明显地分为三节,分别是头,胸,腹三部分。它们一个个蚂蚁的背上背着许许多多的粮食,有米饭,饼干碎片,从门口到它们要到的目的地需要很长的路。它们的队伍长长的,大概有一米长,就像一根又细又厂的黑棒。可是它们一到目的地,就会下起倾盆大雨。可是这又是为什么呢?所以我就去问妈妈。妈妈说:“蚂蚁是感受雨前的湿度,气压等而做出的反应。后来我又去在网上查了一下,的确是这样的。
从这两件事上让我明白了,许多事物的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科普小学作文4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周老师带我们去凤凰谷大剧院看了一场神奇的科学表演。
这个故事讲述了三个阿尔法星人的宇宙飞船在星际旅行中发生故障,坠落到地球上,正在展开的星球返回家园的故事。
我看到舞台上的星星闪闪发光,尤其是天空中的三颗行星。三个爆炸头,穿着奇怪服装的外星人从飞船里出来。他们是医生和他的两个助手。于是第一个液氮瀑布实验开始了。我看到博士发现了一个试管,碘化钾和液氮含零下196度。然后,博士把碘化钾倒入试管,再把液氮倒入试管。之后里面的液氮越来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就停了两秒。暴风雨前一定很安静。过了一会儿,它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喷向天空。台下掌声雷动,欢呼声响起。回国后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补科学。
当我还沉浸在液氮瀑布的实验中时,更精彩的节目已经开始了。第二个节目是液氮气球的魔术表演。我看到医生拿出五个魔法气球和一个白色蓝色的液氮盒。医生问这些气球是否能放进去。有的同学回答“是”,有的回答“不是”,医生把气一个个塞了进去。我想:这么多气球放在这么小的盒子里,你会爆炸的。就在我思考的时候,五个气球都被塞进去了。哦,我的上帝!没爆炸太神奇了!医生说:“是时候见证奇迹了。”。然后他拿出一根棍子,挑出里面所有的气球。挑出来的气球像个大蛋糕,观众又是一声尖叫。医生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们说:“热胀冷缩。”“学生们真聪明!“这时,气球已经变回来了。
他们接着做空气炮,可乐水喷雾秀,魔术灯光秀,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这个实验在我们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让 ……此处隐藏4253个字……架,闹铃让我失魂落魄,我和罗宇只好沮丧地离开。
这项科技活动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把我们带进了科学的殿堂,使我们对科学充满了无限的兴趣。
科普小学作文12听说,科技馆正在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展,这方面的知识我很感兴趣,于是拉着妈妈带我去参观学习,果然使我受益匪浅。
我首先了解了断层的知识,它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平移断层,两个层面的建筑物均有倒塌;第二种是逆断层,下层建筑物倒塌,上层建筑物不会倒塌。接着,我在图片中看到了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据说,这两个地方经常发生地震呢!我又了解了震级的概念,地震一共分为12级,一级时没有感觉;五级时有感觉,能使酒杯里的酒洒满一地;八级时就会导致房屋倒塌;9级时甚至导致铁轨扭曲变形!地震的破坏力可真大呀!我还知道地震带来的灾害有:地表破坏、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还有沙土液化呢!然后我看到了一块告示,上面写着:如遇地震,应该双手护头,蹲下;如旁边有高大建筑物,要避开,以防建筑物断裂,砸到自己;如有支撑、悬挂物,也要避开。还有,地震时千万不能跳楼,必须得躲在坚固的建筑旁,保持冷静,用毛巾捂住口鼻和设法避开重物。
我了解到,人们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牢固性,研究出了一种X形交叉暗撑的方法,使地震时房屋不会倒塌,我觉得这种办法非常好,我还想到另两种方案:
一、我想在房屋和道路的地基下装上几根巨大的弹簧,可以伸缩几千米或者一万米!在地震来临时,弹簧自动伸缩,大路房屋就不用受难了!
二、我想设计一种圆形的房屋,顶层是一个大洞,装有可伸缩的斗篷,下雪、雨时可以拉下斗篷,以防雨水进入,晴天可以把斗篷拉起,这样就可以沐浴到阳光了。地震时,拉起斗篷,人站在洞的下面,旁边的房子倒了,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不会伤到人。
科学家看了,会采纳我的意见吗?
科普小学作文13科普世界非常有趣,尤其是动物世界,接下来就让我来介绍一下科普文章吧。
1.为什么鳄鱼不属于鱼? 鳄鱼其实并不是鱼,而是可以生活在水陆的两栖动物。鳄鱼喜欢吃水中的昆虫、甲壳类、鱼类、蛙类和蛇类。有时也捕捉小鸟和小兽。它在水中生活为什么水不会从鼻孔流进身体里呢?原来鳄鱼鼻孔的开口处有一层膜,像门一样。潜入水底时,他便把“门”关上,防止水流到鼻子里。鳄鱼身体内部的许多器官很像人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所以鳄鱼是爬行动物中最高级的动物。
2.为什么夏天小狗总是伸着舌头喘气?夏天,经常看到小狗张着嘴巴,伸出舌头喘气,是不是小狗病了呢?其实,这是小狗在散发身上的热量。人到了特别热的时候,就会出汗。汗是从我们皮肤上许多小孔排出来的。这些小孔叫汗腺。而小狗的汗腺在它的舌头上,天热时,小狗就会伸出舌头,加快呼吸,让汗快一些排出来,散发出热量,就感到凉快啦。
3.为什么猴子吃东西特别快?动物园里,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淘气的猴子吃东西可快了。特别是东西少,猴子多的时候,他们很不友好,把抢夺到的食物急急忙忙往嘴里塞,也看不见它们嚼。可一眨眼工夫,他们脸蛋两边就鼓起两个大包,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猴子嘴里的两边各多长了一个如同口袋一样的东西,叫“颊囊”,他主要就是用来贮藏食物的。猴子们把抢夺到的食物先在颊囊里存起来,然后躲在一边细嚼慢咽。这就是猴子看上去吃东西特别快的原因。
好了,现在文章看完了,就让我们看一个笑话吧。老师让全班同学回家写动物研究报告。小明是研究蚱蜢的,他抓来一只蚱蜢,说到一声:“跳。”蚱蜢跳了一下,于是,小明折断了蚱蜢的一只腿,说到:“跳。”蚱蜢无动于衷,小明就在实验报告上写:折断蚱蜢的腿,可以使它失去听觉。
科普小学作文14墨水是用来写字的。然而,普通的墨水在书写后很难去除,这就阻碍了纸张的循环利用。这一天,我在“我爱发明”一栏里看到了一种神奇的墨水。
据水墨的发明者董川教授说,水墨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在书写后,在光和水的作用下会消失。所以,我们称这种墨水为“褪色墨水”。记者不相信。他打算做一个实验来验证董教授的墨水。
记者准备了三种纸:印刷纸、信纸和报纸。首先,记者用褪色的墨水,普通的水彩笔和水彩颜料在印刷纸上写字和画画,然后用水雾器将水喷到纸的上面。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用褪色墨水写的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颜色也褪色了很多,但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除。之后,记者在信纸和报纸上写。然而,什么是写在信纸没有消失,董教授解释说:因为纸的纤维用于制造各种不同,这种油墨的渗透度和各种各样的纸也不同,因此,纤维和墨水的信纸很坚定,所以所需的时间很长。接下来,我读报纸。结果很出乎意料。报纸上的字一沾湿就不见了。看着这三张纸,我几乎看不到董老师用墨写的字,但还是有一些痕迹。
因此,董教授发明了另一种纸。事实上,这种纸没有个性,只是在普通的纸上覆盖了一层塑料薄膜。用褪色的墨水在上面写字。用湿布擦拭后,没有任何痕迹,轻轻摩擦后,布上的痕迹也消失了。
虽然这种墨水可以提高废纸的利用率,但如果它被水覆盖,如果是试纸就不好了。为了改进油墨,董教授发明了另一种油墨,可以溶解在沸水中。之后,记者又做了一个实验。
在一张桌子上,有两个热水壶。水开后,记者把普通的印刷纸放在一个锅里,把董教授发明的墨纸放在另一个锅里。当水温达到50℃时,可以看到油墨已经没有了,水也没有变化,而普通的印刷纸却没有变化。
这是惊人的!我希望在未来这种墨水可以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大减少纸张的浪费。
科普小学作文15前几天,我买了一条小金鱼,它真可爱。小金鱼全身是银灰色的,鼓鼓的两只眼睛像小电灯泡似的,最惹人喜爱的地方就是它还穿着一条喇叭裙。随着它的游动,这条“喇叭裙”就像盛开的一朵莲花,我真喜欢它。
每次放学回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小金鱼喂食。当我把食物正要撒给它时,它好像知道我要喂它,就一摇一摆的向我游来,我把鱼食一点点撒在水面上,小金鱼就一口一口地吃起来,等它吃饱喝足后,就在水里自由的游来游去,这时,我脑袋里忽然闪出了一个问号,鱼为什么只能生活在水里呢?
我真想弄懂这个问题,于是我问妈妈,妈妈只告诉我鱼靠鳃呼吸。难道鱼靠鳃呼吸就能在水里生活吗?我决定上网一探究竟。
如今科技真是发达,不一会儿我就找到了答案。原来鱼的鳃只适应从水里吸收氧气,而对空气中的氧气不能吸收,还有就是鱼的形状更适应水中的生活。它的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能减少水的阻力,怪不得,每次用手捞起它时,觉得它滑滑的。还有就是它的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鱼除了借助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这些游泳“工具”之外,在它的体内还长长有鱼鳔,通过调整鳔内的空气容量,在水里就能自由自在地上浮下沉了。
我终于弄懂了鱼为什么只能在水里生活,同时也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从此以后,我更喜欢我的小金鱼了!每次看它自由自在地游泳时,我就会陷入无尽的遐想:如果有一天人也长了鳃,体内也有鳔,那样就能像小鱼一样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了。那该是件多么神奇的事情呀!
文档为doc格式